說說我家鄉這些年——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
單位:中交佛山投資發展有限公司
作者:楊瓊娜
深湛高鐵穿梭在廣袤的原野上,銀龍般呼嘯而過。一路上的田園風光直鋪眼前:蒼穹下金燦燦的水稻田,青紗帳般的甘蔗林,枝葉婆娑的香蕉林,碩果累累的果園,清澈蜿蜒的水道,還有原野中隱隱約約冒著炊煙的村莊。大自然的美總是這樣和諧,如詩似畫。家鄉近在咫尺,內心是喜不自禁的雀躍。
前幾天收到94歲高齡的爺爺在微信群給我們發來總部指令:深湛高鐵開通了,又適逢瓜果豐收,要我們回家嘗鮮!爺爺濃重的家鄉話里每一個音符都帶著自豪的意味,不用說,臉上的笑紋也必如微風吹過池水,蕩起層層漣漪。
爺爺素來一呼百應,這不,我們乘的早班車,趕在午飯前回到家鄉。一條烏亮嶄新的柏油路直通家門口,爺爺聽到我們的歡聲笑語,迎了出來。院子里的洋槐還是一如既往的綠蓋如蔭,地上擺放著爺爺還沒編織好的竹器。樹底下的長桌上已擺上紅寶石般的紅荔枝、張牙舞爪的火龍果、翡翠葡萄、開口笑紅薯,香氣誘人。這些全是出自弟弟的農物合作社。
像大多數的年輕人一樣,弟弟也曾經向往著城市里的生活,畢業后便留城務工??墒撬看畏偶倩氐酱謇?,看到村里冷冷清清的,老人有病沒人照顧,孩子們大多成了留守兒童,而田野更是一片荒蕪。尤其是我爺爺,干了一輩子的墾荒者,看到曾經日夜經營的土地現在只能長野草,而年邁的自己卻無能為力,經常長嘆短吁。讀懂老人心思的弟弟,下定決心,召集了村里兒時的小伙伴,先是承包了十畝地,種植果樹,成立了農物合作社。這兩年,又繼續擴大種植范圍,種蔬菜、糧食?,F在種植面積由原來的十畝地擴大到現在五十畝地。在弟弟的帶領下,村里在外務工的年輕人也漸漸加入他的行列,現在合作社的管理人員三十二人,同時聘請了農科院的專家當顧問。
午飯時間還沒到,我去逛逛公社。公社的大院子,曾經是村民們的聚集地,小時候我也經常和玩伴在這里玩老鷹抓小雞,滾鐵環,跳橡皮筋。農閑時的成年人常聚于此吹吹牛,打撲克,偶爾還小賭一把。賭輸的被家里的婆娘罵著拎回家,留下一堂哄笑。在我小學期間,在部隊當兵的六叔給村里郵寄回來一臺12寸的黑白電視機,那臺電視機就擺在公社里,晚上忙了一天農活的人們聚在這里看電視,談天說地。兩年后,這里出現了村里的第一臺電話機,打電話再也不用往鎮上跑……這個公社,滿滿的童年回憶??墒窃俸髞?,村子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,公社也冷清了許多。剛與爺爺聊天時,聽說弟弟和他的小伙伴們已把公社改造了一番,老人家眉色之間的自豪,讓我忍不住想馬上去看看。
遠遠望去,公社的院墻被刷涂成白色,上面有黑字。走近了看,是“孝”、“信”、“廉”、“禮”四個大字,每個大字下方都有小字的詮釋。院墻上的字及其道理,通俗易懂。但人非圣賢,難免有走偏的時候,故這些警醒,確是常見常新。
跨過院門,發現院內也是煥然一新。偌大的院子里移植了兩棵梧桐樹,仿如翩翩少年立于院庭中,肆意地汲取著土地的養分,沐浴在陽光之中。院子的里墻上有各種宣傳欄:普法欄、農業新科技剪報欄、有好人好事表彰欄、銷售農產品渠道欄,還有畫畫書法作品展示欄等,滿滿的一墻,真可謂五花八門。院子里擺放著幾項簡易的體育器械,一班孩子在玩得不可樂乎。院室內隨墻是一溜圈的書架,架上的書碼得整齊有序,或新或舊,隨手翻閱,見上面有捐贈人的題字寄語,滿滿的激勵!幾個孩子席地而坐,安安靜靜地看著書。院室內左右兩側各擺放一臺長桌,配有長條板凳,桌面擺放著文房四寶,頗有文墨詩意。
離公社不遠的后方,原是一塊長滿了野草槿木叢的荒地,此時換而代之的是一片綠草如茵的足球場!兩位年輕人帶著一群男娃娃女娃娃滿場地奔跑,逐球,傳球,一張張臉上,歡樂的光芒能讓明媚陽光遜色。
原來的曬谷場,劃出一塊地,建成了籃球場,場上的籃球賽進行得如火如荼,觀賽的人群里不時爆出陣陣喝彩聲。
循著果實的香氣,我來到了弟弟的種植園區,一股成熟的氣息撲面而來,空氣中充盈著花的香、果的香。紅彤彤的荔枝如嵌在綠葉間的紅寶石;一串串葡萄由綠色變成暗紅,恰是“葉底深藏紅玳瑁,枝邊低綴碧珊瑚”,摘下一顆放進嘴里,甜入心扉;一只只玉米棒子,斜倚在綠桿頭上,笑臉可掬;巴掌大的金黃色泰芒,沉甸甸地垂掛在空中。成群的鳥兒嘰嘰喳喳地在綠枝間跳躍,享受著豐收的喜悅。散發著清香的白色橙花正是盛放時,辛勤的小蜜蜂們在忙著采蜜。更令人心曠神怡的是,站在高處遠望,廣闊無垠的稻田,像灑了滿地的金子,一陣風吹過,泛起了層層金浪。一臺臺收割機唱著豐收的歡歌,在稻田里來回的穿梭,金澄澄的稻谷顆粒皆收入囊中;綠油油的菜地,猶如覆蓋在大地中一張綠毯。仔細看,能辨出有掛著或青或紅果實的辣椒樹、掛著或紫或白果實的茄子樹,以及果實深藏不露的紅薯蔓藤……將曾經的荒野曾讓爺爺嘆息,如今的豐收盛況又讓爺爺贊嘆不已!
閑逛之間,一不留神,來到了種植園的設備區,里面有序地停放著一臺臺翻土機、收割機、稻谷烘干機、無人機、自動澆灌機及各種農具。是啊,現在有了這些智能化機器,人們的勞作強度減少了,工作效率提高了。人類的智慧啊真是無窮無盡!
從種植園區回來,剛好碰上從鎮醫院過來的醫療隊伍,這一年多以來,他們風雨無阻地每逢周末進村為村民義診,定期為長者做基本身體檢查,并為他們建立健康檔案。以前很多村民基于看病貴、看病難而不敢去看病,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病情的及時發現及時治療。而現在,義診隊伍的到來,打消他們的顧慮,現在只要醫生一進村,村民們就自覺地來到公社院子排隊等候。
入夜,倚在院子里的躺椅上,仰望滿天繁星,聆聽著熟悉的蟲鳴聲,我想起了從前。于我幼時,我們的祖輩、父輩常常是披星戴月,頂著炎炎烈日揮汗于田間,所獲僅于溫飽。于我成年時,同齡的小伙伴紛紛背井離鄉,節衣省食,賺了錢在村子里開始蓋起了一幢幢新樓房,可也留下年邁的老人和留守兒童,以及任由野草蔓延的荒田。那些寂寞冷清的夜晚,老人與孩子,守著一盞昏燈,相對無語。而現在,年輕的家庭主心骨終于回來了,家家戶戶充滿了溫馨而活躍的氣氛,千家燈火傳來陣陣歡愉的談笑聲,衣食無憂而又有溫情在。
是的,年少的我們,都有一個夢,向往遠方,想要浪跡天涯??勺罱K,我們還是選擇了回家。這不是因為怯懦,而是我們的成熟——因為夢想的發源地,恰恰也是可以實現夢想的地方。
弟弟說他們感謝這片土地,在這個新時代里,不僅僅孕育了他們,還有他們的夢想。弟弟和他的伙伴們的腳步并沒有停止,他們在這條路上仍要繼續披荊斬棘,實現自己更大的夢想。我已經能預見,在現代化建設下的新農村,又將是一番翻天覆地的變化……